top of page

願力相隨

  • jeffwu8888
  • Aug 29
  • 4 min read

願力相隨

—修行人注定六親緣淺? —


一日, 曙光微啟, 晨曦初綻, 金色的霞光籠罩在遠方的天際, 我站在山上, 看著天邊的雲海, 變化萬千, 其實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, 瞬息萬變, 念念遷流。 過程縱使費盡心力, 到頭來就像如夢初醒。


有些人問我, 修行人是不是都是六親緣淺, 勞碌奔波? 我想絕大多數都是如此。 有的時候, 並非修行人有罪而受, 其實更多的是修行人的有願而擔。 前半生的逆增上緣, 讓早年坎坷的修行人, 鍛鍊了耐心與志願, 其中看到了人生的苦, 以及剎那無常, 讓人對生命充滿敬畏與感嘆。


在人生的上半段, 因為要立足於社會, 所以必須要戴上面具, 隱匿本懷, 努力與世界合拍。 但是日子一久, 發覺自己並不快樂, 因為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, 如果人生只為了迎合別人, 這樣的自己是否顯得太過膚淺。 事實上, 在這個階段所經歷的痛, 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夠強大, 所以才能夠接下這一個沉重的任務, 也只有修行人, 才能夠醒悟應該要翻轉被框架受限的人生。 所以有一天, 當機緣成熟, 您會痛定思痛, 開始審視什麼才是我的人生。


「行到水窮處, 坐看雲起時。」 時至中年, 眼看生命逐漸步入晚秋, 修行的我們將會重整心念, 突破舊我, 開始將生命的軌跡, 迎向自己的願力, 此時, 就好像作繭的蠶蛹, 自心開始產生蛻變, 並且粉身碎骨般的重整自己。


「無能為力之時當斷, 亂心擾意之時當舍, 緣分淺薄之人當離。」初看之時, 像是失去, 再看其實是獲得。 丟掉了面具, 開始做起了自己, 丟棄了逢迎世事的執念, 重新拾起了自心的覺醒。


然而, 有願要有行, 最終, 我們回到那個曾經令我們傷痕累累的社會。 願行合一, 脫胎換骨的我們將會發現, 以前的苦, 其實是啟發我們的願, 當我們用智慧轉化經歷, 就可以用智慧啟發眾人。 因為體會到的悲苦, 所萌發的慈悲, 讓我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, 反而更加的耀眼, 我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, 而戴上面具, 相反的, 當我們決定做自己而再受到新的考驗之時, 我們的思考變得更深邃; 遇到障礙時, 脾氣變得更柔和; 遇到違願時, 心性變得更穩定; 遇到選擇時, 智慧變得更通達。 此時的您會享受接下來的旅程, 您也會慶幸, 因為您從未丟棄過您與生俱來的天命, 並且持之以恆地去完善著, 所以才能造就現在嶄新的您。


到了最後, 您的天命將會徹底地發揮無虞, 雖然還在都市叢林之中, 但是卻不會被其染污, 反而淬鍊出明辨與慈悲, 您可善用智慧來協助更多人得到春風化雨般的滋潤, 讓處於黑暗的人們, 得到光明指引方向; 讓心靈枯竭的人們, 得到細雨潤澤心田; 讓處於痛苦的人們, 得到鳥語賞心悅耳; 讓心靈受傷的人們, 得到寶藥止息病痛。 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。」因為, 人們所有的經歷, 您都已經經歷過, 同時, 您將展開人們的視野, 用各種不同的角度分析, 讓人們看到生命的轉機, 最後, 讓人們領悟到, 原來轉個念頭或是方法, 人生原來可以更加美好。


「願起如朝陽, 行持如恆日。」行到至此, 您的心胸已與天命合一, 雖然歲命日增, 但是您已經無懼死亡, 您會更專注在您的行願上, 願力續前, 行力在後; 慈悲為弓, 智慧為箭。 您將用盡您的餘生, 幫助眾生突破侷限, 擺脫命運枷鎖。 當然, 每個人天命願力不同, 然而, 不管是幫助地球揚升, 或是愛護生命, 保護環境, 或者是超渡亡靈, 其經歷與人生的轉化軌跡, 其實都是大同小異。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, 修行人是否都是六親緣薄? 其實那只是剛開始, 震波頻率不同, 所以難以共振, 但是到後期, 您蛻變之後, 您也會幫助他們, 在深淵中發光, 在宿命中突破。


最後寫偈一首:


門廊青苔蔓,

直言兩不干,

仙法何有旨?

成師無事觀。


仙成師合十


地藏王菩薩護摩火供法會-觀世音菩薩顯聖


@ 玄成宮 @觀世音菩薩 @地藏王菩薩 @願力 @仙成師


 
 
 

Recent Posts

See All
穢跡金剛法會

【玄成宮】穢跡金剛》琉璃仙境〉2025年9月13號星期六- 穢跡金剛護摩火供法會,位尊得貴,降伏情慾,去染除穢,通染通淨,得大福報,延壽消災,超渡解脫。🙏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